2023-08-23来源:漳州房探网正文:广州127条城中村改造,为建筑业带来历史机遇
8月11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广州市住建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3090号议案回应的函》(以下全称“答复函”),该提案由广州市政协委员吴会军明确提出,为题《关于提质增效前进广州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广州市住建局在答复函中回应,对该议案高度重视,已列入“一把手”领办议案,并的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办理。
答复函内容表明,今年广州市至少前进127个城中村改建项目,这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年度任务将沦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力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
挑战:三重问题妨碍高质量发展
答复函提及,当前,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广州市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面对困难和挑战。
首先,建筑业是房地产关联行业,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波动造成的投资增速放缓,对建筑业导致较大冲击,制约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其次,企业本身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多达,目前广州市有市场信用记录的建筑业企业超过2万家,其中,本地登记建筑业企业1.4万家,外地企业7000余家,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速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名靠前,但与此同时,存在头部企业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竞争力和利润率不存在差距的问题。此外,产业体系相对领先的问题也影响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建筑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严重,工程组织方式落后,修建方式传统粗放,产业的组织结构失衡。
机遇:广州步入史上最大规模城市更新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会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前进城中村改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行城中村改造将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举措。答复函遵循这一指导意见的思想提出,今年广州市至少前进127个城中村改建项目,这将是广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年度任务,亦将沦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力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广州市住建局将在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持续更新政策体系,希望在城中村规模化建设保障性出租住房,探寻MIC(即“模块化集成建筑”)建造技术等,以“拆、治、兴”并举攻克城中村“老大难”问题,构建产业形态优化。
建筑业是最重要的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应当反映在产值持续稳定增长。广州市住建局将紧紧围绕“稳增长”的发展目标,充份把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城市更新、房地产衰退等重要机遇,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增大力气捉开工捉建设,推动建筑业尽快构成更多的实际工作量,全力推动建筑业稳定增长,巩固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未来发展:减负扶植政策助企暖企
当然,建筑业的发展不能光靠个别头部企业引领,广州市住建局认为,要依靠建筑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和发展,使得集群内企业保持活力,更好、更快地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产值稳定增长、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广州本土骨干建筑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央企也在加快本地化,目前,国内建筑业50强企业均在广州设立了子公司。同时,智能修建产业集群也已初贞规模,促成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竣工了12个装配式构件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26万立方米;布局10个智能建造产业园区,其中2个已建成,3个在建,5个筹建中。目前,广州重点培育57个智能修建试点项目,评选29个BIM正向设计示范项目,探索构成具备广州特色的智能修建发展经验。
接下来,广州将加大助企暖企力度,在资质提升、企业减负、人才公寓分配等方面实施扶植弯曲。广州将反对重点建筑企业子公司落户,允许符合条件的特级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按规定申请人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主动靠前加快引入大型建筑业企业,借助优化营商环境的契机,向有意承包工程的优秀央企和外地建筑业企业宣传广州的政策,市、区两级同步帮助大型企业落户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