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来源:漳州房探网正文:“上山下乡”“进村入户” ——关于应用现代新型建造方式推动乡村建设 绿色发展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展绿色发展,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1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对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要求“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体将“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构建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修建”等作为推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重要内容。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必不可少辽阔乡村天地建设的现代化,乡村建设要紧跟中国式现代化和绿色发展的步伐,以现代新型修建方式为引导,推动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大有前景:现代新型修建方式是引导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变革
新时代,新的征程。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以现代新型建造技术为引领的城乡建设,正在推展一场建筑领域的革命;以绿色修建为核心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新体验,正在推动城乡建设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
现代新型建造方式,是在工程建造过程中,以“绿色化”为目标,以“智能化”为技术手段,以“工业化”为生产方式,以绿色建材为物质基础,以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为实行载体,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仅有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修建手段。新型修建方式必将递归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现代新型建造方式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其本质特征就是以绿色修建技术、装配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建造,施工工艺采用较低噪、环保、节能、高效的机械设备,钢筋采用工厂化加工与整体化仓储,部品部件使用数字化下漆加工,五金件、连接件、构造性构件使用通用化标准件,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等。推广使用新型建造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产品效益,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率、减轻污染系数、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大有可为:用现代新型建造技术建设绿色和美乡村
建设和美乡村是新时代乡村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建设领域思维观念陈旧、修建方式落后、建筑材料普通、施工方法传统、建筑质量坚硬、建筑结构和用于安全等问题还普遍存在,推动乡村建设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大力推广应用现代新型修建方式,是推展绿色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有效地解决问题当前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推动乡村建设绿色发展优势明显、意义重大。
——城乡品质更平衡。乡村建设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推广现代新型修建技术不利于塑造成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商的高品质建设风貌,实现城乡建设品质均衡发展。
——建设施工更安全。新型建造技术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设计,用于的建筑部件使用工厂高精度设备流水线生产制作,数字化精准掌控、机械化操作,施工更安全,同时建筑抗震设防、结构、屏蔽等安全性能更有保障。
——整体风貌更美观。以装配式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技术建造方式,建筑整体性、美观性更能反映村容村貌。在建筑设计时可将地方特色建筑元素、地域文化融入, 塑造成乡村建筑文化魅力,打造具备统一风貌特色新农村形象。
——建设成本更经济。利用新型修建技术,可增加建筑钢筋、水泥、砌块等建材用量;建设施工工业化程度高,不受天气影响,节省工期一半以上;建筑保温防水采用高性能建筑材料,可大幅节约建筑运行费用,总体价格实惠,性价比低于传统建筑。
——建设方式更环保。新型修建技术的大部分建筑部品部件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工厂化制作,多使用环保节能材料,部分产品可重复、循环利用;减少了脚手架和模板等用于,噪声、粉尘、水等污染极低,有效减少资源消耗。
三、大有作为:以“绿色农房”建设为抓手推动现代新型建造上山下乡进村入户
高质量的乡村建设既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又是构建内循环、大循环、大市场、大产业的必然选择。为贯彻落实好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精神,不应把先进设备新型建造的理念传播到乡村,用先进设备新型修建方法建设好乡村,以首创精神推展竣工一批“绿色农房”样板。为此,我们需要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创意推动。
——设计下乡
全面前进村庄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落实。参考既有房屋整治改造“设计进社区”拒绝,组织一批有情怀、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到各县、乡,设计合乎地方风貌、文化等具有乡村特色的方案,获取3-5种设计方案选型,构建标准化建造和通用化生产,并编制农村绿色农房标准化图集,免费向村民提供。
——技术进村
引领新型建造技术、建造方式在农村区域的推广,建立新型修建技术培训基地,储备专业建筑技术力量。推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路线的新型修建技术企业针对乡村建设特点积极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建造工作,因地制宜推展新型修建技术在农房建设中的应用。
——场景示范
开展新型修建技术的绿色农房建设试点样板工程,反对在新建村民聚居点、民宿集中区等项目中优先使用装配式混凝土、装配式钢结构等,高标准建设示范样板项目,充分发挥示范造就作用,通过地域展出、现场展出等方式,推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在乡村建设的广泛应用。
——政策反对
出台系列支持乡村建设的新型修建技术发展的奖补政策,强化政策支撑力度;按照“农民自筹为主、政府必要补助金”的原则,对具体对使用新型建造技术的农房,省、市、县可实施相关政策进行资金奖补;希望金融机构对开展新型建造技术农房建设加大信贷反对力度。
——创新管理
制订乡村新型建造的绿色农房审核流程,优化装配式等绿色农房建设项目用地审核、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流程,实现审批和监管流程闭环。加强新型修建技术的居民自建房质量监管力度,同时,为农村居民自建房编成合同范本,确保农民权益。
——媒体赋能
环绕智能建造、政策体系、创意举措、先进设备技术、应用场景等主题,通过权威主流媒体发声,的组织一系列积极向上、主调高昂的宣传报道,推动绿色修建与新媒体“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相结合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及短视频定点启动时,宣传新型修建技术应用优势和推展效益,加强对新型建造技术科普推广,为新型修建技术企业及绿色农房产品获取宣传渠道,让全社会科学认识、大力支持、推广应用现代新型修建方式。
——党建引导
以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证中央、省市关于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精神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泛汇集民心民力民智,进一步统一思想,作好群众思想工作,超越传统建造方式思维烧结,宣传鼓励引领使用集中式、装配式、环保式新型建造技术,解决新型修建技术普遍存在的认识不足问题。基层党组织要将该项工作划入年度重点工作,加强宣传引领、统一认识,推动新型修建技术“上山下乡”“进村入户”。
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建造技术的改变,更是思想观念的改变;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升级。迎合中国式现代化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趋势,推广应用现代新型修建方式,乡村建设绿色发展的路子不会越回头越宽、越回头越好。(作者张跃先 系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